“云大物智移”时代背后的企业变革和赋能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兴起,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随着ICT 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的形态与内涵不断演进,当前我们已进入了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代表的智能时代。面对“云大物移智”时代,对中国企业而言,数智化既是全新机遇,也是全新的挑战,更给中国企业家带来新一轮的焦虑与压力。企业家过去的焦虑和压力主要来自经济下行及国际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与不可预测,但从去年至今,企业家又增添了两大新焦虑。 一方面是自从2020年春节期间 开始的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的突然失速,工作与生活场景的停摆,许多企业家面临企业揭不开锅、现金流短缺的焦虑;另方面是疫情加速了对大数据的认知,催生了数字化的加速应用,企业家普遍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大趋势,但要不要快速跟进,如何转型,如何投入,投入多少,许多企业家心里没底。 那么,我国企业怎样借助于“云大物移智”等新兴技术为数字化转型,为自身赋能势在必行。

一、“云大物智移”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一场数字化的简单组合,而是 涉及企业战略、组织、人才的的一场新革命。首先,要明确“云大物智移”时代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与工具的应用,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就需要我国企业必须要进行战略布局,才能适用“云大物智移”时代到来带来的各种新变化。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总体而言,主要可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云大物智移”等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距今大概分别有三千年和三百年的历史,而“云大物智移”时代的到来,也只不过只有十几年的光景。因此,笔者认为,这不能仅仅将“云大物智移”当成是一种技术或者工具的应用,它代表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是适应现代海量的、碎片化、实时性、多场景客户需求的价值创造与获取方式的革命,是人类社会的“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组织方式,甚至是新的生活方式。“云大物智移”时代真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它关乎国运,关乎民族复兴,关乎产业的重构与升级,关乎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尤其是在这次疫情期间,对大数据的加速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使人们享受到了“云大物智移”时代所带来的便利与效率。

“云大物智移”时代的文化包容。“云大物智移”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快速应用,主要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优势和技术应用场景的优势。从文化优势角度讲,我国文化历来强调整体观,利他共生的思维,兼容并包的文化个性,是与西方二元对立的黑白法则截然不同的,中国人奉行的是生死一体的不二灰度法则,这使得“云大物智移”时代需要的生态战略、跨界融合思维、多极多中心论等,更能为国人所认可并迅速践行。同时,由于中国文化中人的生命是最为重要的,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自己的什么,对自我生命的尊重及强烈的活下去的心愿,使得中国人可以牺牲个人隐私,可以牺牲个人自由,自动宅家抗疫,并愿意接受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扫码、人脸识别。因而在当下中国,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之中,在疫情期间,使中国拥有了全球最海量的大数据的汇集。大数据的应用加上强大的基层组织能力,使中国的抗疫方式与效果,全球其他国家难以模仿和 复制。西方抗疫方式与中国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与基层组织能力的差异,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是无法照抄中国模式的。

“云大物智移”时代,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是否拥有海量数据、是否拥有算力和算法。这是“云大物智移”时代企业成为赢家的核心能力的土壤。我国通过这次疫情,充分发挥了“云大物智移”时代人脸识别的作用,实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精准追踪和画像,奠定了数字化推进的基础工程,加速了数据化的进程,这是我们基于文化的强有力的优势。当然,“云大物智移”时代也存在着诸多的隐忧。例如处于“云大物智移”时代里无论是道路还是桥梁,无论是车上还是车下,无论是走路还是骑单车, 任意角落都装有摄像图,这对个人隐私来说,是很大的漠视和不尊重,更带来了数据安全的漏洞,拥有大数据公司的野蛮生长,以及相应产生的数据垄断及对个人隐私的无节制侵犯,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焦虑和困惑。所以,人们又不免要发出疑问,“云大物智移”的发展使人变成透明人,人连偷着乐一把的机会都没有了,人类真地会快乐和幸福吗?但是,事物总会有正反两方面。就企业而言,将“云大物智移”构建在商业与社会伦理的根基之上,无疑是当前的最优选择。但是这样还远远不够,作为企业家,还应该具备一些常人所不具备的素质和追求。一是要有情怀。所谓有情怀,就是有远大的理想、有格局、有境界,有长期价值主义理念,有底线经营思维,将价值观放在利润之前。不是什么钱都可以挣,科技要向善,尤其是基于“云大物智移”的科技创新不能作恶。比如,笔者在去年疫情期间,就遇到了一个自称大数据专家、仁达方略高级合伙人、武大教授、中投市场总监的多起诈骗案的安徽淮南市田家庵淮新丰村人嫌疑人孟凡喜,到处以十四五规划编制项目、企业战略规划战略项目合作为名,骗取大量良善之人的钱财。除此以外,孟凡喜等人还编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美丽故事,吸引那些无辜善良之人的目光,然后利用高额利息回报引诱那些无辜者甘心情愿的把自己半生的血汗钱交出来,等孟凡喜这种衣冠禽兽的骗子赚得盆满钵满或者难以为继的时候就人间蒸发,多少家庭因此而掉入苦难的深渊,但是当这种野蛮的疯狂诈骗别人钱财的犯罪行径一旦有一天会公布社会之后,一切终将会是戛然而止的。其实孟凡喜本人装扮成各自体面的身份疯狂作案骗取他人钱财累计到5000多万元,多少数字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数字的背后,既是犯罪分子的罪与恶,也是万千受害人的血与泪。 不可否认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对中国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创新性贡献,但企业家还是要少一点挣钱欲望,多一点底线,多一点情怀,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否则,赚得越多,越不受社会尊重。二是要懂得江湖规矩。

1. 商海是江湖,社会政治生态环境也是一大江湖。江湖有江湖的规则和规矩,要遵守,按规则来,按规矩做;江湖水深,有潜规则,有灰度,既要坚守底线,又要学会拐大弯,懂进退,善妥协。否则你办不成事,搞不过地头蛇。尤其在中国特色营商环境下,企业家要懂政商江湖规矩,企业家不能过于自大以致自我膨胀。企业家们必须要知道自己是谁,由哪里而来。企业再大,大不过客户,企业家再牛,牛不过政府,个人再伟大,伟大不过这个时代,因为时势造英雄。此外,企业家还是要以经营企业为生,要有企业家自己的本位,不要过度跨界,企业家以将企业做大、做强、做久为自己毕生追求。不要与歌星比嗓子,与武术大师比功夫,与政治家比手段,与教授比学问,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否则早晚会淹没在江湖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的。三是企业家要通人性。所谓通人性,就是要了解人的需求,洞悉人性特点,富有同理心,对人才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爱,这样才能聚集一批牛人、能人,抱团打天下。企业家没有情怀走不远,不懂江湖做不成事,不通人性,就没有牛人、能人追随,就没有团队,就做不大。这是在中国做企业家的三大素质:有情怀,懂江湖,通人性。但是,随着数智化的加速应用,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透明以后,我们原有的领导技能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不管怎么样,我个人认为,整体观、利他的生态观、不二法则始终是中国文化土壤的原生“肥力”,也是中国企业在数字化时代拥有的天然优势之一。

2. “云大物智移”时代的技术应用场景优势。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规模化、数字化场景的资源优势。因此,很多学者试图从这一角度探讨,中国有很多企业没有经历过“云大物智移”时代,更没有经过从1.02.0,到3.0,到4.0的发展阶段,那么,企业要不要补课?是不是要一步一步阶梯式从头来过,还是一步跨越?我认为,在拥有全球最大的规模化的数字化场景和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当然有利于数字化场景技术的快速积累与迭代创新。对企业而言,也就能够实现浓缩式、压缩式和跃迁式的成长。中国有很多传统企业都进行了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如美的集团、平安集团、海尔集团,其原本的信息化基础并不牢靠,但是也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使传统企业不再“传统”,或者说不再局限于“传统”。这是我们文化的包容性和技术应用的场景优势为中国数字化、智能化的野蛮生长带来的机遇,使企业能够实现快速迭代和快速推进。因此, 笔者认为,中国企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还是要借助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力量,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二、“云大物智移”时代是共生的时代。 从1G4G,互联网解决了人与人的联接问题。而5G技术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工程,它开启了新的万物互联的时代,其协同机制、灵活的场景为数字化、智能化开创了无限可能。基于5G技术,计算的重心已慢慢转向AI,确确实实地在政府和企业的主业务中创造了价值。联接和计算需要与行业进行深度结合,找到可以落地的场景,对准生产系统中的痛点,通过ICT技术和行业知识的结合,快速创造价值。众所周知,华为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拥有5G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是中国技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个开路先锋。美国从政府到学界也意识到了5G竞争的意义。作为世界第一的科技大国,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美国输不起,中国不想输,也不能输,因而华为遭到了美国的全面打压。美国当前所有的举措都是基于这样一种竞争态势的。我们相信,假如华为不是中国企业,而是日本企业、法国企业,美国照样会出重拳出击。当年,美国打压阿尔斯通,打压日本东芝就是先例。当然,美国这次所采用的手段比较恶劣。美国美元霸权、军事霸权的背后是科技霸权、技术霸权,所以,他们也必然要维护这样的霸权地位。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企业更要抓住数字化时代带来的百年机遇,与美国企业在数智化上一争高低,所以不论企业规模有多大,都必须要拥抱这样的时代。 我认为,未来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像华为一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领先企业,另一方向是成为行业领袖,在行业内做精、做专、做久、做强,但不是盲目做大,更不是做大、做肥。未来,中国应该有80%90%的中小企业应追求成为隐形冠军,而不是简单追求世界500强的名头。数字化与企业在战略上聚焦并不矛盾,未来的时代是属于数字化的,任何行业、任何企业、任何规模,都必须要顺应大势,加大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投入,用数字化倒逼技术管理的提升,因为它是未来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云大物智移”时代 是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动力。数字化是企业的核心战略,不是风口和短期的机会。企业家要有长期价值主义思维,有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顶层设计与战略思维。数字化时代,除了企业最核心的战略,更重要的是企业内在管理体系的重构。中国企业的数字化不是简单运用数字技术的问题,而是要从战略、组织和人才的维度,完成系统的变革与创新。实现“云大物智移”时代转型必须围绕着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三个方面对价值链进行重构和精细化发展。

四、“云大物智移”时代是一场认知与思维革命。“云大物智移”时代不仅是一场认知与思维的革命,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系统变革与能力升级。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综合应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推动企业的战略与业务转型,驱动组织的变革与人才机制的创新。数字化转型需要新的战略思维、打造新的组织能力,需要创新组织文化与人才机制,是涉及企业战略、组织、人才的一场系统变革。未来,数字资产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的核心战略,海量数据、算力、算法将成为企业的新核心能力。因此,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首席信息官的责任,更是企业家和全体管理者的责任,甚至是所有员工的责任,需要管理者观念变革、思维转型、知识重构、能力升级,需要新管理方式与新领导力。

五、“云大物智移”时代 的三大变革与升级命题。在咨询实践中,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面临三大基本命题: 一是新一轮的顶层设计与领导力升级。我国企业发展至今,要真正推动数字化系统变革转型,首先要有新一轮的顶层设计与新领导力的提升计划。顶层设计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及有关事业理论与经营命题的基本假设系统,是体现企业家内在的使命追求与长期价值主义的正确表达系统,是企业战略的战略。二是新一轮的组织变革与组织能力再造。企业要推动数字化转型,面临着传统组织结构不适应、组织能力不支撑、组织机制僵化等三个层面上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应当从组织形态与结构变革和提升总部中台数字支撑与专业化赋能能力、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进化为智慧工作流程、组织机制创新与组织氛围及工作场景再造等入手,激活组织,提升组织新能力,使整个组织更加开放,不断地打破平衡,从而防止熵增。三是新一轮的人才机制创新与人才效能提升。目前对中国企业来讲,在组织能力建设和人才机制上面临三大困境:一是创新与人才驱动所需要的顶尖人才短缺;二是冗员与人才短缺并存,不需要的人才沉淀,需要的人才短缺,空降人才难以存活,人才激情衰竭,不愿持续奋斗,退出机制缺失;三是干部队伍疲软、惰怠、激情衰竭,不愿走出舒适区,不担责、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而摆脱这三种困境的解决之道,就是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人才效能提升、人才价值管理和人才数字化运营的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如何将中国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及相关产业探索的重要课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人才管理最核心的痛点还是数据。首先要用系统化的方式将人才有关的各种数据(如能力、潜力、绩效、测评、敬业度、培训等等)进行量化和留存,统一数据治理和数据标准。其次,HR人员要有能力建立人力分析的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去连接人才、战略和业务,要能够从数据发现问题,并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人才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让数据产生价值。如何进行人才管理赋能变革,笔者认为,一是要敢于尝试、合理期待;二是要对人才进行数据分析能力的考评;三是通过合作伙伴增强自身能力,实现人才管理数字化生态。

 

文章来源——搜狐网


地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新泺大街1166号奥盛大厦3号楼2108室
邮编:250101
热线:0531-68655059
鲁ICP备16049221号-1 ©Copyright 2016-2022 山东木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